一分快3计划网站一期
你的位置:一分快3计划网站一期 > 新闻动态 >
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1:28 点击次数:149
抗美援朝战争,伤亡对比明显的长津湖战役中,谁才是胜利者
长津湖战役是一场战况惨烈的战役,战争最后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胜利。
可通过观察整个战役,在对比中美两方差距明显的伤亡数字,以及看到中国军队所为此付出的惨重代价后,不禁让人三思,中美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呢?
1950年10月份,在美国组织下,由16国军队组成的“联合国军”,介入朝韩战争,支援南朝鲜(韩国)攻打北朝鲜。
为避免战争局势扩大,危及到中国安全,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积极防御措施,在北朝鲜政府的多次请求下,派遣中国人民军队进入朝鲜战场。
三年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,在中国与美国交锋当中,一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战役。
而且这五次战役全都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前期,从1950年10月下旬至1951年6月上旬,用了共7个半月时间。
展开剩余92%中国人民志愿军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措施,在短暂的时间内,尽最大力量争取到战役胜利,让美军充分见识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和所向披靡的作风。
在五次战役中,其中给美军带来沉痛打击的是第二次战役。
第二次战役不同于第一次战役,此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人生地不熟的朝鲜半岛,对环境地形、敌人兵力、敌军心理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更深入摸底。
1950年11月7日,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后,紧接着第二次大规模战役打响。
此次战役志愿军利用敌人骄傲自大的心理,打造东西两个战线,一边尽力迎战一边示弱后退,诱导敌人不断进入自己的埋伏圈,一步步击溃了敌人的进攻趋势。
其中,西线战场在清川江流域,主要对抗的是美国第8集团军,东线战场以长津湖地区为主,对战主力是实力强劲的美国第10军。
亚洲时间12月24日,即圣诞节的前夜,随着东线战场长津湖战役接近尾声,第二次战役也胜利结束。
工业化打造出来的“联合国军”,无论是作战手段、武器装备还是后勤补给,远胜于中国军队,不管从哪个方面考量,“联合国军”取胜的可能性都会更大一些。
作为“联合国军”总司令的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,也曾经得意洋洋地说:“在圣诞节前我们一定要结束朝鲜战场,带领小伙子们回家!”
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,尽管“联合国军”依仗美国强大的军事设施前赴后继,可依然没能赢得第二次战役的胜利,尤其是在后半段战役长津湖一战中,中国军人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,让“联合国军”目瞪口呆。
1950年11月27日,在西线清川江地区的战役告一段落后,按照原定计划,长津湖战役打响。
主战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部队是解放军第9兵团,为遏制“联合国军”的猛烈攻势,第9兵团在战役开始之前没有任何准备,就被立即组织派往了长津湖战场。
参战部队包括20军、26军和27军,共计15万人,当然26军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赶到,主力作战部队是20军和27军。
其实第9兵团原本不属于参战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梯队,考虑到打持久战的需要,组织上决定将第9兵团作为预备兵力。
在战况需要、通知紧急情况下,以至于许多战士没有按需领到棉鞋、棉衣、棉被等对抗严寒天气的生活必备品,就急匆匆跟随队伍走向了战场。
美国方面派出的作战部队是作战实力雄厚的第10军,加上韩国第一军团,共计10万人的队伍,来迎战中国人民志愿军队。
在一边躲避美国空军的侦查和打击,一边忍受极端恶劣自然环境下,第9兵团一路长途跋涉、艰难行军,初到战场就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。
11月27日夜间,刺骨的寒风中夹杂着纷飞的鹅毛大雪,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几十度,为给美军带来更大打击,志愿军战士们冒着风雪和严寒,隐藏在美军正在行军的山间小路周围。
很快美军部队走近,埋伏在此的志愿军战士们突然发起袭击,一阵枪林弹雨后,由于美军没有丝毫准备,最终美军部队遭受到重创,第二天这支大部队就被打成了五个小分队。
两天后,军中所有的炮兵,加上两个师五个团的兵力,又对美军7师31团展开了围攻。
起初美军7师31团奋勇抵抗,经过一段时间对决,无奈发现根本抵挡不过志愿军猛烈的炮火攻击,在束手无策之下,最后被志愿军队伍在新兴里地区全部歼灭。
惨不忍睹的战事持续到12月5日,为保护自身的兵力和火力,预料到抵御不过的美军,于6日开始逐渐向朝鲜咸兴地区撤退。
撤退之前,为避免大批生活和战略物资,包括各种各样的食品、服装、弹药等,落入物资匮乏的志愿军之手,美军将供给基地的全部物资,倒上汽油,利用爆炸、碾压等手段,进行了尽数销毁。
战场是残酷无情的,尤其是在严寒天气,还缺少物资供给条件下,更加考验战士的忍耐力和意志力,眼看将要缴获到手的美国“豪华”物资被毁,志愿军战士又气愤又心疼。
在此之前,美军也曾有过多次撤退想法,为杜绝走投无路的美军撤军,其中对美军后撤至关重要的水门桥,就曾先后两次遭到志愿军炸毁。
水门桥是朝鲜古土里地区的一座悬空桥梁,它最多只能允许一辆坦克通过,却是美军撤军的必经通道。
不过前两次炸毁后,美军都在短时间内进行了修复。
等到第三次时,志愿军为加大美军的修建难度,使用了更多火药,将桥梁加上两侧连接的桥基一并炸毁了。
可让志愿军吃惊的是,仅仅两天后,在原先被炸毁的桥梁位置又出现了一座重达50吨重的组装桥。
原来美军看到桥梁被毁,又急于撤退,他们干脆从日本空运过来8套车辙桥组件,临时架设了这座专门供撤退使用的桥梁。
危难之中快速架设桥梁这件事,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国防力量的强大。
同时也宣告着往后的朝鲜战场,志愿军要想击败美军凶多吉少、困难重重。
美军进攻如果不全力防御会造成丢城失地、歼灭俘虏的后果,然而在此时美军后退情况下,只需要乘胜追击、收复曾经被美军占领的地区即可,不再需要与美军拼死拼活、死缠烂打。
因此后期在美军撤退过程中,志愿军并没有过于为难美军,他们一边与美军残留部队交锋,一边追随美军南撤,收复更多失地。
12月24日,已经在交锋当中多次边退边打,根本无心再战的美国第10军,终于通过海运方式从朝鲜兴南港口将美国士兵全员撤出。
随着志愿军占领兴南地区,历时近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,最终以美军败撤而宣布结束,同时也宣示着第二次战役胜利完结。
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朝鲜,与我国东北地区仅一江之隔。在两侧海洋的包围下,北朝鲜气候与东北地区有些差别,可基于纬度较高原故,全年气温仍然偏低,尤其是在冬天之时,气候更加寒冷。
长津湖战役发生时正值冬季,不幸的是朝鲜半岛又遇到了50年一遇的极寒天气,这使1950年的冬天特别难熬,甚至连装备优良的美军也感慨“像是在北极”。
志愿军第9兵团在入朝之前,由于行程匆忙,根本没来得及带足过冬物资,而且第9兵团本是驻扎在南方的部队,临行前来不及准备,大部分战士还穿着单衣单裤就奔赴了前线。
在漫长而又艰难的行军途中,长途跋涉加上营养不良,不少战士体力不支,敌不过严寒的侵袭,还未到达目的地就已经牺牲在路途。
到达朝鲜战场后,许多战士手脚、全身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冻疮。
即便在当地有朝鲜老乡接应,无奈他们也几乎一贫如洗,连他们自身生存都有些困难,更别提招待志愿军战士。
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战士只能自己想办法,为了能在战场坚持奋战,没有棉衣他们就披着厚实些的毛毯或棉被冲锋陷阵,为了晚上睡觉时暖和一些,他们就将山上被冰雪覆盖的干草割下来,当被子盖在身上。
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人难以忍受,粮食物资方面同样面临着严峻考验。
由于食品物资实在有限,志愿军队伍中军粮只能根据人口配额分发。
据长津湖战役幸存的老战士回忆,那时每天一个人分到的大米只有两勺,偶尔朝鲜老乡会拿两个土豆接济一下,日常食用的一碗菜汤里,常常是零星的菜叶加少量的米粒。
让人遗憾的是,就是这样的饮食条件,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到,想要保证每天都有食物供应,后勤人员还需要想方设法四处搜寻以及费尽心思地精打细算。
多年战争打击,使得我国工业基础薄弱,加上战争期间耗费了大量枪支弹药等军事物资,志愿军能够带上朝鲜战场的武器装备少之又少。
就算苏联政府当时给予了中方部分援助,可放在整个朝鲜战场,还是杯水车薪,更不用说与美国军队的装备相比,差距更是甚远。
关于中国军队的作战处境,在美国军方的一份史料中曾详细记载:“大部分志愿军在过江时就已经消耗光了自带的弹药,缺乏防寒的服装又削减了他们的战斗力,而且食物也供应不上。”可见志愿军作战环境的艰难残酷。
其实,尽管美军各种物资装备相对齐全优质,在恶劣的气候环境面前,他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。
极端的寒冷天气,令参战双方军队都深受煎熬,因此长津湖战役一度被称为“战争史上最惨烈的战役”。
50年一遇的严寒,零下几十度的天气,战争最后,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缺衣少食的条件下,将美军打的节节败退,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
然而当了解到成功背后差距庞大的伤亡数字,志愿军战士所遭受的重重磨难,人们才会更加清楚的认识到,这份战争的胜利多么来之不易。
据统计,志愿军第九兵团在这场战役中战斗伤亡人员有19202人,冻伤人数为28954人,冻死4000余人,合计减员5.2万多人。
其中,冻伤冻死人数达3万多人,远超战斗伤亡人数。
并且冻伤士兵不是普通的冻伤,伤冻对他们的身体已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伤害,大部分人日后都留下了冻伤后遗症。
当时很多人的脚硬生生冻成了冰碴子,连鞋子都穿不上,手也被冻伤溃烂,握机枪根本没有知觉。
“特级战斗英雄”杨根思在被美军围拢之时,为了守住小高岭阵地,抱着十公斤的炸药包向敌人冲去,他拉响导火索,随着一声巨响,在冲天火光中与敌人同归于尽。
战士曹永新、小赵,也采用这种方式炸掉了美军的装甲车。
反观“联合国军”在长津湖战役中的伤亡人数,战斗伤亡仅有4000多人,冻伤冻死仅有7000多人,全部伤亡不到1.2万人。
而且他们军备物资十分优越且丰富,无论在服装、饮食还是武器弹药方面,都远远优于志愿军战士,除了极端天气条件给他们造成的伤痛,他们远没有志愿军战士吃的苦多。
就算这样美国士兵也时常叫苦连天,有时在战斗过程中还不等志愿军战士走近,他们已经转身逃之夭夭,以至于当年参战的老兵后来回忆这场战役,直言“美国兵真不经打”。
战役最后,主力部队仅剩两千余名战士,然而即使面对这两千骁勇的战士,十万“联合国军”仍然没敢动手,一批批美军从海路仓惶撤离就是最好的说明。
在整个长津湖战役中,美军由于无法忍受严寒天气,以及来自志愿军战士的突攻猛击,而选择撤出战役,并未取得实质性胜利。
可由于他们自身的有利条件加上及时撤离战场,也未曾受到更多更大的损失和伤害。
那么在长津湖战役中到底谁才是胜利者呢?
毫无疑问,在战争结果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是胜利者,然而综合看来,美军在战争损失以及受到的伤害上,也不失为胜利的一方。
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”,无论如何,近一个月的残酷战役打下来,好歹最后取得了胜利。
不过作为中国人我们仍然要牢记,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胜利,是付出了惨重代价才换来的胜利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一分快3计划网站一期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